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8:02:16  浏览:828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中国气象局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农〔201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气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局:
  为加强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申请报告(范本)


                           财政部 中国气象局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附件1:

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以下简称人影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影补助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补助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下简称人影作业)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人影作业是指利用飞机、高炮、火箭等设备开展的人工增雨、增雪、防雹、消雨、消雾等作业。
  第四条 人影补助资金的管理,坚持中央适当补助,省级统筹安排,提高使用效益,强化监督检查的原则。
  第五条 各省开展人影作业时,应首先从省级财力中安排作业资金,省级财政确有困难的可向中央财政申请补助。
  第六条 各省申请人影补助资金,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影作业计划;
  (二)比较完备的人影作业设施设备和业务指挥平台;
  (三)科学规范的人影作业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
  第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气象部门,根据人影作业需求情况,联合向财政部和中国气象局申请人影补助资金,申请报告范本详见附件2。中国气象局对各省的申请报告进行初审后提出资金补助建议,商财政部确定具体补助方案。
  第八条 补助方案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凡灾情严重,或作业需求大、财力弱的省可适当给予倾斜。
  (一)气象灾害发生严重程度和当年天气气候预测情况;
  (二)粮食生产、农产品保障、森林和草原保护、区域水资源补给等对人影作业的需求情况;
  (三)省级财政资金安排情况及财力状况。
  第九条 财政部会同中国气象局将人影补助资金联合下达到省级财政和气象部门,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气象部门按照人影作业计划统筹安排。
  第十条 人影补助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人影补助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
  (一)飞行作业和地面保障费:指使用飞机作业发生的飞机租赁和停场费、飞行小时费、机场保障费、空域协调费、通讯费;
  (二)购置和仓储费:指催化剂、炮弹、火箭弹购置费、差旅费,专用运输车辆租赁费,以及仓储保管和保险费;
  (三)设备保障费:指人影作业探测、通讯、指挥系统设备购置费,以及高炮、火箭等设施设备维护、检修专用材料费、委托业务费、交通费、差旅费。
  第十二条 人影补助资金不得用于高炮、火箭、雷达等大型设备和交通工具购置,以及其他应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的支出。
  第十三条 人影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十四条 各省财政、气象部门应加强人影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五条 对在人影补助资金申请、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第十六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气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资金管理细则,报财政部和中国气象局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中国气象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下载:
  附件1: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doc
http://www.gov.cn/zwgk/2012-05/15/content_2137632.htm

  附件2: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申请报告(范本).doc

http://www.gov.cn/zwgk/2012-05/15/content_2137632.ht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人事部关于一九八七年解决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问题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一九八七年解决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问题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经过一九八五年工资制度改革和一九八六年采取补充改善措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工资中的突出问题也得到了初步解决。但是,由于长期积累的问题较多,加上国家财力有限,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偏低的状况还未完全改变,需要继
续采取措施加以逐步解决。经国务院批准,从一九八七年十月起,适当提高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这次提高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重点是担任讲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工程师以及相当中级职务的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起骨干作用,并做出一定成绩和贡献的,可以提升一级工资。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上述条件的,也可
以列入升级增资的范围。但是,上述人员一九八五年工资改革以来增加的工资额(不含工龄津贴)在三个级差及其以上的,这次原则上不提高工资。
企业中同类人员的工资问题如何解决,由企业自主决定。
二、提高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由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家下达的增资指标内,按照上述重点和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实施办法。
三、为了适当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中的其他突出问题,另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下达机动增资指标,由各地区、各部门具体掌握使用。
四、这次提高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工作,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除核工业、航天、铁道等经批准的少数部门外)所属在地方的单位按各地区的具体规定执行。中央、国务院各直属机关及其在京事业单位,由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
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注意做好思想工作,把工作做好。



1988年1月14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宝政办发〔2003〕85号 二00三年十月十三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宝鸡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宝鸡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

  一、为规范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依照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生态示范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优化经济结构,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三、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原则:
  1、坚持"三并"原则,即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抓。
  2、坚持分区示范原则。
  3、坚持分类指导原则。
  四、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的申报
  申报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县(区)建设试点,由市政府提出申请,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环保局。由省环保局初审后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
  申报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试点,由所在县(区)政府提出申请,报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初审后报省环保局批准。
  申报生态示范村建设试点,由所在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经县(区)环保局初审后报市环保局批准。
  五、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评审
  获得批准试点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依据《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及时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并由省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获得批准试点的乡(镇)政府,要依据《宝鸡市生态示范乡镇、村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及时编制建设规划,由市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获得批准试点的生态示范村,要依据《宝鸡市生态示范乡镇、村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及时编制建设规划,由县(区)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生态示范市、县(区)、乡(镇)、村建设规划经修改完善后由同级政府批准。
  六、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试点地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及时批准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建设任务,确保达到验收要求。
  七、生态示范区的验收
  生态示范区市、县(区)的验收由试点市、县(区)人民政府对照《全国生态示范区验收标准》先进行自查,并向省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省环保局组织专家对申请验收的试点地区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由省环保局将初审意见报国家环保总局,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组进行审核和现场考察。
  生态示范乡(镇)的验收由试点乡镇对照《宝鸡市生态示范乡镇、村建设指标与标准》先进行自查,并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市环保局组织专家对申请验收的乡(镇)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由市环保局将初审意见报省环保局,由省环保局组织专家组对试点乡(镇)进行审核和现场考察。
  生态示范村验收由所在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由县(区)环保局依照《宝鸡市生态示范乡镇、村建设指标与标准》进行验收,由市环保局组织专家组进行审核和现场考察。
  八、生态示范区的命名
  经验收合格的生态示范市、县(区),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省人民政府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标志。验收合格的生态示范乡(镇)由市环保局正式命名,市政府授予"生态示范乡镇"标志。验收合格的生态示范村由县环保局正式命名,县政府授予"生态示范村"标志。